在“十二五”规划即将收尾之际,中国纺织服装工业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有力推进了纺织强国战略的实施进程,也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的纺织工业智能制造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二五”以来经济调整和减速的特征明显,纺织服装工业规模效益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然实现稳定增长,主要结构调整目标也按计划完成。
纺织工业智能制造已经积推进科技贡献率超过4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服装科技已取得很大进步。中国服装协会科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闻力生明确提出创建中国服装强国要从四个方面来体现,即要实现服装科技强国、服装品牌强国、服装人才强国和服装可持续发展强国。“十二五”以来,纺织行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视和投入进一步提高,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纺织装备、两化融合、功能化和个性化纺织品服装设计制造等技术不断进步,科技进步带动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十一五”末提高约80%。有14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57项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纺织工业智能制造已经积推进。“十二五”期间,功能性、差别化纤维、高技术纤维成套技术和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连续化、自动化、高速化新型纺织装备得到广泛应用,在线监控技术应用深化,管理系统及综合应用在大中型企业得到推广,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成为行业亮点,服装个性化定制技术开始应用。
“十三五”定位将调整面临多重发展机遇
“当前纺织行业缓中趋稳,下行压力比较大,综合成本在上升,企业都在转型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今年出口压力很大,欧盟货币贬值进一步加大订单转移。所以行业整体的压力比较大,需要通过结构调整,创新驱动来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新的发展出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说。
通过转型,服装品牌将升级产品设计及销售渠道,从而找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盯上了“快时尚”巨大的市场容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高企的库存压力,一批本土服装企业开始“复制”快时尚品牌快速研发、快速上货周期及零库存的模式,加速进入快时尚领域。包括美特斯邦威、佐丹奴、班尼路等在内的多个本土服装品牌,近年来都或明或暗地打起了“快时尚”的旗号。此外,中国运动品牌“老大”李宁也将目光转向了运动快时尚,拿出10%的产品试水“快时尚”供应链,将产品更新速度压缩到60天。
主打西服的男装品牌希努尔将产品细分为定制、婚庆系列、休闲系列等,以求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波司登从去年开始将以前的加盟代理模式转化为自有品牌专业零售商经营模式,以求通过简化供应链环节、压缩物流时间等方式实现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
目前纺织行业十三五规划正在制定中,据了解,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纺织工业将重新定位,可概括为三句话,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民生与支柱产业,推动文化创意、生活方式的时尚与消费产业,高新技术应用、国际化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先导产业。
同时,在当前中国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十三五”期间中国纺织工业将从建立机制、技术和产品以及循环经济三个层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电子商务、智能数字化生产、节能环保等方面有望成为新亮点。在废旧循环体系方面或有突破,有望组织开展资源回收再利用的试点示范,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在政府规划指导下建立废旧纺织品再利用的园区和产业基地。
多重因素带来利好互联网改变行业形态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或给行业带来了新机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孙淮滨表示,目前纺织行业区域结构上,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明显的发展滞后和不足,通过“一带一路”的战略调整,中西部将是一个新的发展出路,例如进行产能合作、棉纺织工业和产业用纺织品。
在海外投资方面,伴随国内人工、环保、土地等成本上涨,目前行业内海外投资已经由服装向产业链上游纱线、染整等领域蔓延;也从开始小企业为主,发展到现在不少大企业也开始海外布局,向国外转移生产基地。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林云峰认为,下一步“走出去”主要有两条思路,一条是走原料、上游资源性的线路,另外则是品牌的延伸。
互联网通过电商的模式早已改变传统的纺织行业,但之前仅仅是在销售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纺织处处长曹学军表示,互联网对纺织行业带来的重大机遇,大力推进纺织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发展,这是今后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
未来的方向是,在纺织行业大力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纺织行业的融合发展,提升行业协同创新、制造、精细管理的水平,优化供应链,推动纺织行业向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同时,互联网将推动纺织制造向服务化的延伸。纺织企业推广应用互联网过程中,衍生出信息系统以及系统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形成企业新的增长点,为企业拓展核心业务提供更好的服务。